一個個包裝紙箱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這個過程現在也已實現全自動了。在浙江大華包裝集團有限公司內,一條新的包裝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行,只見一筒筒原紙經過傳送帶后,便立即成了一卷卷紙板,隨后在彩印機等自動設備的配合下,變成了包裝紙箱,最終經過自動打包機后,整個生產流程便告一段落。通過自動化設施的運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提升了產品檔次。
一條生產線的前后之變
在搬遷改造之前,浙江大華包裝集團有限公司原有3條包裝生產線和4條造紙生產線,通過引進一條新的包裝生產線,改造原有的生產線后,整個公司現有2條包裝生產線和2條造紙生產線,設備更新率達到70%以上。通過改造提升后,實現了產能規模不減、企業經營轉型的高單位產出率的發展目標,增強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那么,新的包裝生產線引進之后,到底帶來了哪些變化呢?浙江大華包裝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峰介紹說,通過改造后,包裝產品的質量明顯提升了一個檔次,這在當下面對客戶需求提升、競爭激烈的背景下,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公司產品不僅在飲料類、食品類有拓展,在家具類中也有提升,如中糧油、真真老老、娃哈哈等企業都在使用該公司的包裝產品。
在現場,整個生產線運行下來,幾乎看不到多少工人。“同樣的產能,人力成本大為降低,這就降低了企業運行成本?!敝旆逭f,通過企業搬遷改造后,減少了一半的土地供應量,并通過改造和增加新的自動化設備,提升了生產效率,提高了產品檔次。目前,項目已投入3.8億元,其中包裝生產線已于去年8月投產,造紙生產線通過試運行后,也已正式投產。
一個傳統企業的前后之變
從一家小小的村辦企業,發展成為紙制品包裝生產、造紙等多元化、規模型的企業集團,這樣的成長經歷讓大華包裝在很多浙江嘉興人眼中并不陌生:它是浙江省首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并被評定為中國包裝行業龍頭企業、浙江省知名商號、浙江省包裝行業楷模企業和紙包裝制造基地。在搬遷改造之前,大華包裝始終保持著穩健的發展步伐,年產值基本在12億元左右。
那么,大華包裝何以如此“折騰”,在2010年11月5日啟動了搬遷項目呢?南湖區委書記孫建華在其搬遷奠基典禮上的講話很有針對性。孫建華表示,大華包裝集團的順利搬遷,是南湖區擴大有效投入、推進“退二進三”工作中的一項重要舉措,既為大華包裝集團進一步提升發展潛力創造了條件,也為全區盤活存量騰出了發展空間,對全區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具有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經過搬遷改造,該公司年產值將達15億元,并形成年產20萬噸再生環保紙、2億平方米新型包裝紙箱的生產能力。不僅擁有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檢驗設備,而且有完善的營銷服務團隊和產品運送保障能力,能為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400多家優質客戶提供質優的瓦楞紙箱包裝產品服務,從而促進了大華與客戶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