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包裝前沿》編輯部
執行:沈曉蕓
10月24日下午,作為2020廣東包協情報委年會的重頭戲之一:參觀惠州益栢科技有限公司吸引了很多代表前往,而益栢印刷車間現場演示純水墨(白墨)印刷也得到了很多關注。
作為提供水墨白墨的廣東佰合新材也對這次演示寄予厚望,并提前進行了多次測試,會前先后多次在惠州益栢2號印刷機上打樣,印刷效果一次比一次更接近理想目標,水墨單元干燥速度達到要求,開機速度每次能達到180m/min,沒有出現粘花或返粘現象。
但遺憾的是,在24日演示當天,生產出來的樣品和以前測試時得到的樣品差異非常明顯,現場印刷的白墨干燥速度不給力,表觀粘花、平整度極差。
印版參數沒問題,
輔助干燥系統參數沒有問題,
印刷機參數反復確認沒問題,
打出來的樣品干燥度沒問題,
為什么印刷出來的效果卻出了問題?
這個問題也縈繞在佰合新材所有人的心頭。經過多次復盤,佰合新材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并于10月29日組織了專門的技術交流活動做出說明。
今天,我們邀請了廣東佰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星明來一起分享這次“翻車事故”的原因,以及對水墨應用的探索和建議。
第37談:塑料凹印水墨應用的注意要點和建議
發言嘉賓:
廣東佰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星明

翻車現場演示數據和異常現象
10月24日下午的現場演示:印版帶墨效果流平性非常差,拉絲現象嚴重且明顯,轉印到膜上經向條紋很粗,烘箱溫度80℃,水墨預熱至55℃,進風量5200m3/h,排風量為6000m3/h,100m/min的速度就出現粘花現象,導輥上不斷積累白墨,干燥速度明顯跟不上;其他條件不變,當烘箱溫度升至95℃,印刷速度達到140m/min也出現粘花現象,導輥上不斷積累白墨,干燥速度明顯跟不上。
查明原因
經過各環節嚴格排查,終于查明了真相:
水墨印刷現場演示準備階段,由于我方配合的工作人員失誤,未經核實印版參數,緊張倉促中混淆了版輥,實際安裝的印版為一條用于溶劑墨印刷的白版,版深為45um,版面已經多處損傷,且不帶通溝的電雕版。
版輥安裝的失誤最終導致上墨印刷效果大打折扣:拉絲嚴重,線條粗陋,表觀極差;同時由于上墨量大大超過經過驗證的標準(18um深對應的1.6克干墨量),因此影響干燥效果。
更換版輥后,我們再次得到了測試時達到要求的印刷品:
純水墨印刷數據參數大公開
佰合純水白墨2001參數:
色含量29%,固含量58.5%,粘度:12.5秒(3#杯 25℃);
帶通溝、不同深度的電雕印版對應的上墨干量:
當烘箱溫度80℃,水墨預熱至41℃,進風量5200m3/h,排風量為6000m3/h,機速為140m/min時,深度為18um 的印版印出來的印品達到烘干要求,20um及以上的印版印出來的印品烘干效果不達標;以上其他條件不變,當烘箱溫度設置為90℃、機速達到180m/min時,18um印版印刷出來的印品干燥效果也是達標的,帶通溝的、深度為18um的印版帶墨流平性好,印品表面比較均勻,有極輕微的網點印跡,正如我們前期展示的效果一樣。
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吃一塹長一智!
一次失敗并不可怕,難能可貴的是我們已經從失敗的教訓中吸取到了寶貴的經驗,并且再次驗證了前期測試的數據的精準性、可靠性,從而也為純水性白墨2001的工藝標準的制定夯實了牢固的基礎。
佰合白墨使用工藝標準和要點
?1、必須配備深度為18um,帶通溝的電雕版;
?2、印刷機的烘箱能升至80~90℃;
?3、白墨單元進風量大于5000m3/h,排風量大于5200m3/h,排風量必須略大于進風量;
?4、原墨上機,印刷速度越快印刷效果越好,但是干燥能力必須跟得上;
?5、印刷BOPP時烘箱溫度設置為80~85℃,印刷PET時烘箱溫度設置為85~95℃;
?6、當設備自身的干燥條件不夠理想時,可以選裝佰合提供的輔助干燥系統(恒溫墨桶、恒溫墨盤、加熱干燥神器等);
?7、起步時慢速啟動,在確保干燥達標的前提下,逐步加速;提速過程中,必須在線檢測干燥效果,杜絕干燥不達標現象發生,(檢測方法略--適合現場示范);
?8、臨時停機需要抬起壓輥,在20秒內保持印版空轉,以防堵版;在接料或者斷料時要迅速清理并盡快啟動印版轉動,保持潤版;
?9、結束時放下墨盤和遞墨輥,先用500-1000g純凈水清洗干凈版輥(壓刮刀快速轉動,用水澆在刮刀與版輥的界線,同時用不掉色、不掉渣的紗布擦洗版輥),把墨回收密封保存,再徹底清洗網輥、刮刀和墨盤。
技術討論群答疑問題
10月29日晚,在“水墨應用方案落地輔導交流群”里,和關心水墨、有意向應用水墨的朋友們一起就此次演示的問題進行了交流,并就大家關心的一些問題做了回應,在此也公布出來,歡迎更多有識之士一起探討:
1、關于制版及18um版的耐印率
河北邁福達(原軍紅彩印)李軍紅:
版要改嗎?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需要改版,目前我們驗證過18um帶通溝的電雕版即可滿足基本要求。18um印版印一次白墨,干墨量1.6gsm,透光率51%。
賓進澤:
耐印能達到多少?18um的版深多少印次?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滿版白墨版壽命保守估計在30萬~50萬米,具體壽命跟刮刀品質以及制版質量相關。考慮到目前大多數訂單的印刷米數都在10萬米以內,所以大家不必計算印版壽命。
賓進澤:
有沒有相關制版參數,鍍鉻厚和硬度?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小面積色墨版印刷壽命會達到50~80萬米,因為網墻總面積比較大,印版更加耐磨損。
賓進澤:
白色更容易傷版。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白版雕刻面積大,網墻總面積相對色墨版小很多,所以容易傷版。而且白墨的顏料都是鈦白粉,密度大,硬度高,摩擦力大,所以更容易損壞。目前幫我們制版的是深運制版,就是普通的電雕版,帶通溝而已。目前大部分訂單量都是10萬米以內,用水墨每平米比溶劑墨省5~8分錢,印夠20000米就可以省出一條白版費了。
遇到大訂單,就多備一套版,解決方案很簡單。
賓進澤:
我明白,但是我的意思是想將問題點出來。包括上面說的,能不能在鍍鉻厚度和硬度上做好。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當然可以!鍍鉻層越厚越耐磨,版輥的使用壽命就越高。
我們還可以向制版廠提出新的要求,因為水墨版普遍都做淺了,比溶劑墨淺了一半多,意味著水墨版不需要鍍很厚的銅層,咱們可以要求把鍍銅工藝省下來的錢用在鍍鉻上,這樣就可以增加印版壽命,也不增加制版廠成本。
汪玉龍-佰合新材:
但是要注意一點的是,通過提高印版的鍍鉻厚度來提高版的硬度不合適,實際應用過程中并不是版的硬度越髙而使用壽命越長,結果適得其反,(湖南宏達制版廠曾經嘗試過)。
HY :
18um只能原墨上機吧?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對!我們建議原墨上機,中途用純凈水控制粘度。
汪玉龍-佰合新材:
油墨對印版的使用壽命影響不是主要原因,影響的主要是黑色和白色墨,其它色墨對版的影響可忽略,如何延長版的使用時間,增加印刷量,重點是印刷工藝參數(刮刀角度、壓力)與規范操作(裝刀方式、刮刀應用前的準備工作),其次是印版質量、刮刀質量。同一條印版在不同設備、不同工藝、不同人員操作下使用壽命就是不一樣。
楊濤軍:
版深問題還值得探討,目前用得比較多的是28~32um的激光版,耐印性方面并不差,油性滿版白在40萬米,1.5米寬幅,水墨版28um可以印32萬米,刀不經用,壽命縮短一半的時間,而且制刀的角度需要調整,溫度方面目前沒有試過70℃以上,水墨加溫到50℃也沒測試過,不敢茍同!
不過,水墨印刷的問題真不是一個墨廠能解決的,必須印刷廠全力配合,版必須改,風量必須負壓,刀必須改角度,同時,必須接受速度達不到溶劑墨速度的現實問題!其他的什么淺網、豐滿度、OPP、PET、PA、PVC、PE通用性、水煮、蒸煮,都可以達到。另外,上膠量的提高以及粘度的變化都必須有一個科學的了解。
HY:
水墨可否耐水煮(100℃,30min)?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
水煮完全沒有問題,復好鋁箔我們煮過多次,累計煮了一個多小時都經受得住,完全合格。
恒謙樹脂~慎始:
現在有客戶要耐蒸煮。
HY:
能水煮不錯啊,我們試驗過幾個水墨,都不耐水煮。
添粟全水基印墨-余鑫:
水墨雖然墨槽里極度親水,但成膜后形成高強抗水,蒸煮是不會有問題的。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同意!水煮后不變色,不影響剝離強度。
HY :
拿出來墨面對折,搓幾下看看,掉不掉?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測試水煮都是復合好之后更貼近實際使用要求。沒有人單獨用印刷膜去做水煮測試的。
楊濤軍:
如果不復合,水煮也搓不掉,這是瓶標的要求,是表印的要求。
HY:
復合墨只要性能達到,也不是問題。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咱們的白墨印刷膜水煮也試過,耐煮不掉色不褪色,煮過之后晾干水份搓揉也沒問題。
楊濤軍:
像奶瓶、豆奶瓶之類的,從早煮到晚。
恒謙樹脂~慎始:
還有牛奶包裝,也需要耐蒸煮。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2001白墨的創新點在于樹脂乳液的創新(對各種基材附著力很強),其二粒徑很小,更小的上墨使用量就能達到相同的遮蓋力和鮮艷度,第三亮度高,炫白光亮,第四適合各種膠水復合工藝,用更少的復合膠就能達到相同復合效果,不會起白點,復合后剝離時墨層不會大面積脫落轉移。適合軟包企業用的產品還有:水性復合膠、PET表印水性啞光油、熱封膠等。
楊濤軍:
這種在試驗室里煮一下沒有說服力,必須長單印刷之后進入市場流通,才能說明不脹袋不脫膠,同時,選用好的蒸煮膠配合相似相溶的水性聚氨酯體系才能達到6~8牛以上。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咱們的白墨印刷方案可以普遍應用于中小印刷企業,對設備的依賴性比較小,不需要改烘箱改設備。墨粒徑比較小,僅僅相當于傳統白墨粒徑的1/4~1/5,單位面積上墨量大大減小就能達到相同的遮蓋力。
水墨里面沒有添加任何抗粘或防粘劑就能達到正常張力收卷不反粘的效果,加上更細膩的印刷面在復合環節消耗更少的復合膠就能達到相同的復合效果,更加不容易起白點,不影響剝離強度不衰減。
3、試驗翻車的原因
武漢天利包裝有限公司孟漢池:
試驗翻車什么原因啊?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由于我們的疏忽,裝錯了印版。
原本我們準備了兩條相同的版輥,分別裝在最后第9和第10組,第10組的水墨版在大家參觀前(上午11點多)有開機驗證,干燥速度和印刷效果都沒問題,第9組的沒有測試。午后第10組被撤換成印啞油,臨時啟用第9組備選方案上水墨,這條版我方負責配合的同事沒有核驗是否為水墨版,事后才查明是一條溶劑墨印版,45 um深度的普通電雕版,無通溝。
楊濤軍:
中小印刷廠本來速度就不怎么快,追求的是水墨印刷成品能正常交付客戶,同時減少溶殘,達到排放標準,而不是一味要求快!45um版深,如果當時把速度降到100m/min也不會翻車,就是因為一味想讓現場粉絲看速度而失去了印刷的本質(效果)!完全是被速度帶溝里去了!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我們的水墨是純水墨,不加酒精的,45um普通電雕版轉移效果很差,水紋很粗,根本達不到表觀效果。
每一家墨廠的配方不同,設計理念不一樣,對工藝的要求差別比較大,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所有同行。我們只要建立適合自己的工藝標準,給用戶一套可以執行、穩定可靠的方案。
武漢天利包裝有限公司 孟漢池:
是啊!會議上介紹很好,樣品也不錯。但在現場我用手一摸,手上全是鈦白!再看車速只有140m/min。真的好失望啊!
水性墨是將來凹印機發展的方向,也是從源頭改善環境污染的大方向,在這方面可以想到你們一定付岀了很多很多。作為軟包裝行業的一員應該感謝你們的辛勤付出,也更希望你們拿出優質的水墨產品來改變印刷需求!
楊濤軍:
和去年廣州展一樣,跑到了500m/min,結果呢?印刷效果一沓糊涂,主要是因為設備廠想展示的是500m/min時候,設備的穩定性,而不是水墨的效果,結果讓印刷廠看了笑話!今年龍港展,歐泰吸取教訓,只跑181m/min,第二天提速到251m/min,設備穩定,水墨印刷效果很好,雙贏,給市場正確的引導與信心,這才是該干的!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感謝孟總的關注和支持!我們經過多次測試驗證,該踩的坑我們都已經踩過一遍了,已經為準備使用水墨的客戶鋪平了所有道路。只要您想采用水墨,咱們精誠配合,我保證一定可以用好!
我們的初衷是要服務千千萬萬的中小印刷企業,他們大部分都只有普通的印刷機,水墨專業設備畢竟有限。我們的目標就是讓所有想用水墨的包裝企業都能用好,這是我們的目標和定位。
添粟全水基印墨-余鑫:
水墨印刷的整個過程,從印墨轉移,堆積,鋪展靠攏,最后膠粘成膜,45um的上墨量主要是考驗印墨的鋪展速度,印墨鋪展速度快,印刷的機速就取決于設備的風量和干燥系統,個人感覺單單降低機速不是主要的解決方案。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水墨印刷在現有的制版工藝下,速度越快印刷效果越好。
楊濤軍:
版非常重要!
添粟全水基印墨-余鑫:
這個也確實是傳統溶劑印墨的機長師傅們一直在說的一個情況,但如果低速時印墨沒有鋪展開,形成堆積,就影響印刷效果,并且機速也直接受影響。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非常贊同!就像你本來穿個40碼的鞋子正好合腳,非要給你穿上50碼的大靴子讓你參加賽跑,你能跑出真實水平嗎?
楊濤軍:
水墨是肉,版是刀。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咱的2001白墨就是適合穿(18um帶通溝的電雕版)這雙小跑鞋,那天穿了個45um的所以翻車了,讓大伙見笑了。
佰合新材股份李星明:
感謝所有同行所有客戶的支持!一次失誤不算什么,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我相信市場和客戶總有一天會認可我們的價值。感謝那些所有幫助和鼓勵過我們的人,有你們的支持和認可,為水墨事業奮斗的我們一定會堅定不移,直到取得完全勝利。
如果把擺在我們面前的所有困難當做敵人,借用毛主席針對朝鮮戰爭發布的講話。這一場戰爭,敵人想打多久咱們就陪他打多久,直到咱們取得完全勝利!
現在所有的軟包企業,只要真心想改變,只需要邁出一小步,先把白墨改成水墨,用不了半年時間,基本上就可以實現全系水墨了。
建議大家大膽嘗試,親自驗證。不要討論起來千條路,一覺醒來走老路。用昨天陳舊的思想和方法做事,只能得出昨天的結果。自己不親自下水練習,永遠也別想學會游泳。
廣東包協情報委秘書長·《包裝前沿》總編范軍紅:
隨著國家環保政策要求的日益嚴苛,凹印行業想持續性穩定發展,必須解決源頭治理問題,而水墨印刷無疑是源頭治理技術的首選,雖然其存在各種技術難點,但是在水墨、彩印企業的共同努力和技術攻關下,凹印水墨技術這幾年確實在不斷發展、進步。
這次在我們年會上,佰合李總分享了水墨應用中常見的問題和瓶頸,問題與障礙形成的原因,佰合水墨的設計理念及工藝突破,還有佰合水墨的實際案例,內容非常實在,技術含金量極高,給水墨生產企業和彩印企業帶來了極大的啟發和幫助,滿滿的干貨分享讓大家受益匪淺。
雖然在益佰的現場演示環節出了一點狀況,沒有達到完美的預期印刷效果,留下了遺憾。但是真金不怕火煉!有技術含量、有穩定品質,久經印刷驗證過的水墨產品不會因為一次失敗的現場演示,就讓大家否定這個水墨產品的。
我相信,代表們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和李總接觸的過程中,李總對塑料水墨的不斷研發探索精神令人欽佩;李總坦誠、務實、專注、執著的工作作風也令大家對佰合的水墨產品充滿信心!
勝利的曙光一定屬于孜孜不倦,勇于探索、矢志不渝的先行者!
《包裝前沿》雙月刊聚焦創新包裝,包括包裝新材料、新工藝、新袋型等,歡迎大家踴躍投稿,分享大家關注的前沿包裝技術,也希望大家對軟包行業的技術創新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
長期征稿郵箱:
fanjunhong@126.com
ss8996@126.com
本欄目由廣州通澤機械有限公司獨家贊助!
新技術要關注,廣州通澤賣得最火爆的機型快速了解下:
A400
中小企業金鋼鉆!